畬族服飾在明清時代,閩,浙,粵,贛等地基本相同。畬族服飾男女“無寒暑,皆衣麻”周杰:《景寧縣志》卷十二,《附畬民》,清同治十一年(1872年)。“通無鞋履”明萬歷《永春縣志》卷三,《風俗》。,或扎綁腿?!捌淠凶硬唤砻?,短衫闊袖,椎髻跣足”(李拔:《汀州府志》重刊本,卷四五,《叢談附》,同治六年(1867年)。),“單袷不完,勿衣勿裳”。女性“闊領小袖”魏藍:《畬客風俗》,清光緒三十二年(1860年)。,“短衣布帶,裙不蔽膝”傅恒:《皇清職貢圖》卷三,清乾隆十六年(1751年)?!八責o纏足之習”(余紹宋:《龍游縣志》卷二,《地理考5風俗》)。發(fā)式因地域不同,婚嫁與否而差異明顯,或“高髻垂纓”(呂渭英:《侯官縣鄉(xiāng)土志》卷五,《人類》),或“裹髻以布”李拔:《汀州府志》?;颉皵嘀駷楣?,裹以布,布斑斑,飾以珠,珠累累,皆五色椒珠”周杰:《景寧縣志》。福建永定巫宜耀《三瑤曲》贊嘆畬女豐彩:“家家新樣草珠輕,瓔珞妝來別有情。不慣世人施粉黛,明眸皓齒任天生”(轉(zhuǎn)引楊瀾:《臨汀匯考》卷三,《風俗考5畬民附》)。
畬族不論男子和婦女都喜歡鑲金牙,一般是上齒的左右各鑲一顆。談笑之間,金光閃閃,別有一種風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