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8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,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,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,精品黄色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案例 > 民族百科

黃泥鼓舞

來源:卓簡     發(fā)布日期:2015-11-05   瀏覽次數(shù):0  |    分享    加入收藏

  黃泥鼓是瑤族的一種膜鳴樂器,因演奏時鼓面涂以黃泥而得名,瑤語稱“尼王甕”,流行于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坳瑤村落中。

  制作方法

  黃泥鼓并非黃泥所制成,而是本質(zhì)鼓框兩邊蒙以皮革制成,屬于打擊式膜鳴樂器。因用黃泥漿涂抹鼓面,改變鼓皮的厚度和松緊度,以達到各鼓音高、音響的統(tǒng)一,故謂之“黃泥鼓”。

  黃泥鼓鼓身是苦楝樹或木質(zhì)軟韌而輕便的泡桐樹木鏤空兩頭制成,鼓面用鐵圈或竹圈將皮革(山羊皮或黃牛皮)固定后,再用鐵鉤(每個鼓面分布六個鐵鉤)和繩子將兩個鼓面相互對拉,并在中間用竹片將繩子旋絞,把鼓皮繃緊。

  黃泥鼓又分為“公鼓”和“母鼓”兩種不同形狀。公鼓:長約110厘米,鼓身中間小兩頭漸大,呈兩個倒接的喇叭形;鼓身直徑約為7厘米,兩頭喇叭口直徑均為23厘米,鼓面直徑為33厘米左右。演奏時左手握鼓腰,將鼓置于胸前,并上下、左右舞動,右手用指或掌以不同的節(jié)奏和速度交替拍擊兩端鼓面,奏出響亮悅耳的聲音。母鼓:長約100厘米,鼓身兩頭似桶形,鼓口大小相同,直徑均為28厘米,鼓面直徑均為33厘米左右,腰部中間凹陷,直徑約為13厘米。演奏母鼓時,將鼓系上布帶橫跨于胸前,右手執(zhí)竹片敲擊,左手以掌擊另端鼓面。

  演奏方法

  黃泥鼓舞通常由一只母鼓和四個公鼓組成一組表演,后來發(fā)展成一個母鼓配多個公鼓的。表演時,以母鼓為軸心,母鼓的鼓點最為重要,它指揮和掌控著整個舞蹈的節(jié)奏,因此擔負打母鼓的常常是寨子里的老鼓手。而四個公鼓手則圍成外圓,應(yīng)母鼓鼓點敲打。

  由來傳說

  黃泥鼓傳說是為了紀念瑤族祖先盤王而制作的。在瑤族人民世代傳誦的史書《過山榜》中有這樣的記載:瑤族祖先盤王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,當民族處于危難之際,他挺身而出,勇闖異國,用計謀將敵人首領(lǐng)的頭顱取回,保衛(wèi)了部落人民的生命財產(chǎn),國王遂將三公主嫁給他,并封他為王,從此人民稱他為“盤王”。盤王與公主結(jié)婚后入山居住,生了六男六女,這就是瑤族的后代。一天,盤王上山打獵,不幸被山羊撞下山崖喪生。兒女們在山下的一棵泡桐樹上發(fā)現(xiàn)了盤王的尸體,他們悲痛欲絕,遂把泡桐樹砍下,鋸成七截,制成一個母鼓和六個公鼓的鼓身,并將山羊皮剝下做鼓面,糊上黃泥漿,鳴鑼擊鼓悼念盤王,狠狠敲打山羊皮鼓面以解心中悲憤。這就是祭祀盤王時要擊打黃泥鼓,跳黃泥鼓舞的原因。這一習俗世代流傳,保留至今。此后,瑤寨里凡遇喪事,都要敲擊這種鼓以示悼念。鼓分公、母兩種。丈夫去世,妻子要在靈柩前打母鼓、兒子打公鼓;妻子去世,丈夫和兒子都要打公鼓,這已成為瑤家習俗,世代傳承。? 關(guān)于黃泥鼓還有一個傳說。一次,瑤族祖先“盤瓠”到山上打獵,在和一只兇猛的羚羊搏斗時,不幸被羚羊撞下山崖;后來他的子女將他的尸體抬回厚葬,并在葬禮上敲打用泡桐木制成鼓身、羚羊皮制成鼓面的鼓以示哀悼。

  演奏場合

  凡逢年過節(jié)、師公活動、喜慶豐收、祭祀祈禱或喪葬齋事等場合,瑤族人民都要演奏黃泥鼓。在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等地,每個寨旁林中都有一塊“浪坪”,春節(jié)期間,青年男女到這里盡情歌舞、談情說愛、跳黃泥鼓舞,許多美滿姻緣就是這樣締結(jié)的。黃泥鼓既是歌舞的伴奏樂器,又是舞蹈的道具。


卓簡首頁 設(shè)計方案圖樣 關(guān)于我們 聯(lián)系我們 品牌合作 客戶案例 專家團隊 誠聘人才 常見問題 少數(shù)民族百科

 

版權(quán)所有:杭州承夢實業(yè)有限公司旗下卓簡品牌 浙ICP備12041082號 
全國統(tǒng)一熱線:400-088-2205 客服QQ:2093674155 點擊這里給我發(fā)消息

卓簡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(qū)江陵路88號萬輪科技園



 
卓簡全國服務(wù)熱線
400-088-2205
收縮